ADC产品,临床2期场地和规模均变更,可比性研究中,稳定性高温条件下是否必须进行头对头的研究
QC注册申报其他

ADC产品,临床2期发生了规模和场地变更,DS和DP可比性研究中,稳定性高温条件下是否必须进行头对头的研究?还是和变更前的稳定性进行数据对比就可以。

2024-08-16 13:24 Zhmeng     
1个回答

非必须,但是如果有条件(资源)做头对头高温稳定性研究(或其他强制降解研究)还是强烈推荐做头对头。

假设有一个40℃ 4周(例如:0、3、7、14、28天)方案。

A 优点(减少其他因子的效应):

    1. 减少不同实验室(检测场地也发生变更)或不同时期(还在同一检测场地)的分析误差(尤其是对于一些变异比较大、关键试剂可能存在变化的分析方法);
    2. 对于一些进行profile比较的分析检测,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叠图要方便得多;
    3. 设计的时间点一般都有取样窗口(比如±x天),或者实际执行方案时会有若干小时的误差,可以避免可能经受的stress时长不一致。
    4. 同A1,如果规划好,可以采用倒置入箱的方式:即在-28、-14、-7、-3天放置样品,在0天统一取出并与0点样品一起检测,进一步减少分析误差。

B 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可能需要重新设置并检测新0点样品:常规稳定性研究通常采用放行检测作为0点样品,相当于是多了一次检测的成本(如果不是A4的方案设计);
    2. 分析方法的通量、实验室资源:比如细胞活性方法,能否同一时间运行多批、甚至是多批×多个时点的样品(A4方案设计)。

C 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头对头中变更前和变更后批次样品age的影响:
    1. 通常会采用长期稳定性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的变更前样品与变更后样品比较;
    2. 高温稳定性研究(或其他强制降解研究)进行可比性研究观察的主要是整体的降解趋势(方向和斜率),而非绝对纯度;

   3 . 想想“生物类似药”~ ~

2024-08-19 12:31 匿名